金华:全力冲刺“基本无违建市”创建

2019-06-17 14:44:08

原创

来源:

点击量:4684

按照省委提出的“到2020年创成‘基本无违建省’”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通过紧盯“两场硬战”、做深“三个融合”、落实“四项机制”,2019年力争拆除已录入系统的700万平方米以上存量违法建筑,完成797.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547.3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和600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目标,实现2-3个县(市、区)“无违建”创建提档升级,全力冲刺“基本无违建市”创建。

按照省委提出的“到2020年创成‘基本无违建省’”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通过紧盯“两场硬战”、做深“三个融合”、落实“四项机制”,2019年力争拆除已录入系统的700万平方米以上存量违法建筑,完成797.7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547.3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和600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目标,实现2-3个县(市、区)“无违建”创建提档升级,全力冲刺“基本无违建市”创建。

一、盯紧两场硬战,巩固成果

紧盯“大事要事”打好“无违建”创建“攻坚战”。对照“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标准和验收办法,组织县(市、区)开展交叉互查、互看活动,以“走现场学标准”的方式,加深“无违建”创建标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学习先进,查补自身短板。完善“无违建乡镇(街道)”考核验收和复评办法,提高创建和复评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严格市、县两级“无违建乡镇(街道)”验收和复评程序,确保各项创建指标“落地”,通过“考核”促“创建”,提高“无违建”创建质量。推广“整村连片”推进模式,通过“一个一个清门户,一锤一锤钉钉子”的方式,实现逐村过关、逐级创建。

紧盯“薄弱环节”打好违建管控“持久战”。坚持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工作关键点,进一步完善防违控违综合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动态巡查,严格落实农民建房挂牌施工制度,充分利用国土“卫片”和基层执法力量重心下移优势,逐步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的防控体系,从机制和技术上保障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处置快速。

二、做深三个融合,借势借力

与生态环境保卫战相融合。按照我市坚决打赢“生态环境保卫战”的部署,加快推动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结合全省第二轮危旧房治理行动,不断深化拆违治危攻坚行动。对照已排摸的违法建筑底数清单,按照“拆违先拆危、拆违先拆污”的原则,将涉危、涉污的非法“一户多宅”、存量违法建筑作为首当其冲,依法应拆尽拆;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城镇发展等典型的违法建筑实行挂牌督办,切实做到存量违建分类处置全覆盖。

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融合。借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之势,结合市区沿街立面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两大行动,在市区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通过组织力量对核心区块进行无人机航拍,消除违法建筑排查盲区;同时,对发现的涉嫌违法建设点位全部进行交办、限时整改,做到借势借力、深化市区违法建筑治理。

与环境提档和经济发展相融合。以“四边三化”提档为抓手,结合小城镇综合整治,开展省、市精品示范道路创建,通过部署“四边三化”春季行动、问题点位排查和整治“回头看”、积极落实公路路长和铁路沿线“双段长”制度,深化“洁化、绿化、美化”整治工作,推动“四边”环境整治从重点突破向综合提档改造转变。坚持“拆、改、建、用”相结合,把拆违复垦、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等有机结合,确保拆后土地及时有效利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积极引进一批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规划开工建成100家以上小微企业园,实现拆改经济最大化。

三、落实四项机制,合力推进

压实工作责任。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的资格联审和各级干部评优评先的审查,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对违法建设治理领域不担当、不作为及乱作为等现象严格监督执纪,压实工作责任。

完善考核体系。将“无违建县(市、区)”的提档升级、新增违建管控实效、“四边三化”的提档质量等纳入到市对县的年度实绩考核中,谋划切实有效的考核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推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工作上新台阶。

发挥排名激励。“坚持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制度,将各县(市、区)工作的完成进度和排名情况,以简报、专报等形式通报给各地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形成“晒成绩、比进度”的氛围,督促各地保持高频度、强力度的拆改工作。

深化舆论监督。重视宣传工作,挖掘有成效、有亮点、有影响的典型问题和重大违法案例进行深度报道,形成新的舆论声势;不断畅通信访投诉举报渠道,形成违法建设群防群治的氛围。

四、“无违建”创建的建议

建议由省办牵头,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横向交流学习活动。相同创建层次的县(市、区)通过交流学习,可以进一步明晰自身“无违建”创建工作在全省的进度,查找自身创建工作的弱点盲区,相互借鉴宝贵经验,进而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

Copyright 2009-2012 cztv.com 浙ICP备0505214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0571-810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