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
观海卫镇荣获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称号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02-22 20:32

为了提升垃圾分类质量,近年来,观海卫镇围绕“抠细节、抓质量、提成效”的目标,通过落实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推广定点投放和上门收运模式,探索实行垃圾分类智能化等措施,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推进,初步形成了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中端分类转运的体系建设。截止目前,该镇40个行政村、2个社区垃圾分类开展率达到100%37个居住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定点投放,规上企业、三产服务业、主要道路沿街店铺均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并获得2023年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荣誉称号  

(一)全面夯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础环节。一是建章立制有效衔接。围绕省、市年度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与要求,结合本镇工作实际,制订出台《观海卫镇生活来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环境卫生暨五水共治考核办法》,明确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重点和标准,形成一套具有观海卫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政策体系,与慈溪市垃圾分类工作体系有效衔接。二是强化组织落实责任。成立由三产服务业、综合执法中队、经发办、社事办等部门组成的垃圾分类工作组,统筹协调我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组建村(社区)垃圾分类联络员队伍,建立以村(社区)为单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专项考核,督促村(社区)推进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完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高质量推进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两点一房”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地面硬化、封闭设置、排水畅通、视频监控、安全美观”等要求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配齐完善小区、村分类收集设施,满足居民投放需求。截止目前,建成镇级垃圾分类体验馆1个,镇级垃圾分类智能展厅1个。完成居住小区45个投放点视频监控安装和调试并接入市级平台。推进王叶村、卫南村等8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智能化收运。

(二)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源头投放质量。一是专项治理+便民利民。在巩固模式建设,保持分类质量基础上,开展“垃圾乱丢”、“锁黑桶开绿桶”、“二次分拣”等重点问题治理。另外,推进投放点人性化管理,全面落实居住小区双休(节假)日午间投放时段开放,居住小区因地制宜设置24小时错时投放。二是精准宣教+曝光震慑。结合202151日起正式实施的《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地方法规宣教活动。同时,结合专项治理行动,对垃圾乱丢、垃圾不分类当事人开展精准教育与典型案例曝光。三是行业引领+自查自纠。抓牢党政机关单位垃圾分类投放质量,要求各党政机关办公大楼率先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建立垃圾分类自查机制。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原则,要求行业主管部门每月开展一次自查自纠,并督促问题整改。四是明确主体+管执联动。建立与收运单位、分类责任主体、执法部门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管执联动”机制,实行先宣传教育督促整改后执法的工作模式,快速对接问题源头,对于屡教不改或者拒不配合的,依据《省条例》和执法闭环管理文件进行案件移交,确保整改到位,有效提升执法精准性和生活垃圾分类实效。五是典范打造+整体推进。以垃圾分类典范创建为切入口,提升硬件设施配置,探索切实可行的分类管理模式。以先进带动后进,全面提升观海卫镇整体分类水平。

(三)全面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集运体系。一是抓实厨余垃圾、低价值可回收物。在镇粪化中心设立厨余垃圾中转站,各村社区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站。严管行政村、居住小区、农贸市场等厨余垃圾分出率;下放低价值可回收物指标到村,深入推进纺织物、废玻璃等低附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工作,积极推广低附价值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柜,完成低附价值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柜投放工作部署。二是加大中间集运管理力度。规范有害垃圾收集运输工作,各村(社区)、居住小区建立月度集运台账,每月21日有害垃圾活动日发动各村(社区)开展活动。严促各村(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每日将分出的厨余垃圾转运至我镇厨余垃圾中转站。镇环卫所落实人员车辆定期下车转运低价值可回收物,不断提升资源回收率。

截止目前,观海卫镇实现行政村垃圾分类全覆盖,全面推进居住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完善规上企业、重点商圈、星级酒店等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创建垃圾分类省高标准示范村6个,省级示范居住小区2个,宁波示范居住小区4个,宁波典范村2个。完成精准化投放行政村(精品村)30个,精准化道路5条,自觉投放居住小区12个。开展垃圾分类智能化收运行政村8个。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