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
浙东运河 美丽城镇的文化名片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08-14 15:46

运河是中国的血脉,更是哺育两岸百姓的母亲,一条运河,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明,是沟通地域联系、发展社会经济、宏扬民族文化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和人文景观。

图片3.png

浙东运河自东西横穿上虞境内,以浙东运河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京杭大运河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不仅是国家内河航运的大动脉,更是中国内陆交通连接海外贸易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开放大通道。

杭甬运河上虞段涉及上虞8个乡镇街道,总长36.8公里,整个杭甬运河上虞段自虞绍交界道墟镇,紧靠萧甬铁路北侧,经上三高速公铁立交后向北,过塘角船闸入曹娥江,朔江上行9公里,穿越上虞城区,在梁湖镇过大厍船闸,沟通曹娥江与四十里河,沿四十里河至丰惠通明由通明船闸再入姚江过余姚,航道底宽40米,面宽60米,水深2.5米 。杭甬运河上虞段沿途将建通明船闸、塘角船闸和大厍船闸,三大船闸工程建设今后无疑将成为上虞美丽城镇的标志性建筑,在设计要求上,不但要体现古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要体现上虞独特的人文、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的理念,体现现代人求真务实,不断进取,极力实现水运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建设水上黄金通道,营造水上亮丽风景线,美化美丽城镇环境,造福人民的雄伟气魄和坚定信念。

从地形地貌看,上虞南高北低,注定与水要发生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它不仅承担了繁忙的运输重任,缩短了省市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发挥着巨大的防洪、灌溉、旅游等多种综合效益。

运河的开凿贯通,营造了新的自然、生态、生产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整个上虞区美丽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使上虞区域成为繁荣昌盛的新的经济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工商业文化。并且与航运、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占用土地资源最少,能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有许多产业都与运河有关。比如;东关的女儿红酒,曹娥、梁湖、通明的坝头经济;丰惠县治的设置和传统酿造、驳运产业;百官、梁湖、上浦三大区块的制瓷业兴起;乃至于浙东唐诗之路和晋室南迁北方外族进入上虞而形成的新一轮开发等等。畅通的运河还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旧时沿河集镇庙中多建有戏戏台,仅曹娥庙内就有三个,每逢庙会来临三套班了齐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异常。这样繁荣的景象都是以运河为基础的。

运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对于历代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笔珍贵的遗产,不仅需要后代子孙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而且迫切需要今人加以认真的发掘、总结、继承和发展,为美丽城镇的建设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