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河山:八泉村以“微改造”助力美丽城镇“精提升”

2023-06-02 10:33:00

原创

来源:

点击量:993

八泉村村庄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产业发展活力十足,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近年来,在桐乡市、河山镇的引领下,该村聚焦美丽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全域秀美村庄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和“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模式,走出一条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片8.png

一、环境美,夯实乡村文明底座

经过美丽乡村建设的装扮,经历“全域秀美”整治的改造,又经文明创建的洗礼,车乱开、摊乱摆、线乱拉、道乱占等种种乱象在这里一去不返;整巷道、美河道、改旱厕、清违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里还鼓励村民自行扮靓庭院,家门口的花丛一年四季不重样,废弃的轮胎、瓦片成了优美庭院别致“建材”……村民们把日子过成了“向往的生活”。

乡村越来越美,村民心里的自豪感、责任感、归属感也变得更强了。村民们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主动捡拾垃圾,清扫道路,巡河护河,不仅自觉管好自家房前屋后,还能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不让一户给村里“丢面儿”。

二、人文美,润泽乡村文明底蕴

深厚的人文底蕴,泽润美丽乡村韵味,八泉村时时处处都演绎着乡愁故事。

每年“清明轧蚕花”民俗活动是村里的大事。“一敬国泰民安,二敬蚕花茂盛,三敬家乡蚕花廿四分”,蚕花礼上,敲蚕花鼓、献三牲,诵祭文,上蚕香,行祭礼、求蚕花,蕴藏着祝福国泰民安,祈愿蚕茧丰收的美好寓意。

为更好传承和发扬悠久的蚕俗文化,八泉村建设了中国蚕乡风俗体验馆,馆内展示了桐乡蚕桑丝织技艺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轧蚕花”。

2022年,八泉村还将原有的文化礼堂、蚕乡风俗体验馆进行改造提升,增设伯鸿乡村书屋、百姓健身房等功能设施,打造农村文化礼堂2.0版。同时,通过创设“一员、一机制、一课堂”(培育“网格文艺员”、实行“金钥匙管理机制”、开设“群众文艺课堂”)吸引村民参加各类活动,在惠民共享的同时,大力推进乡村“种文化”,让乡风乡愁走进村民心田。

三、产业美, 丰富乡村文明内涵。

这几年,八泉村围绕“农文旅体”思路,在保持美丽风貌的同时,致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今年3月,占地面积约220亩的野邻·桑野岛正式开园,岛上包含有房车帐篷露营区、越野区、烧烤野炊区、垂钓区等,还建有野食餐厅、足球场、小火车等设施,是一个综合型的户外旅游露营度假区,满足了周边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推出的“共富小火车”项目和共富市集项目,为当地一些低收入农户带来了实打实的福利。他们不仅能免费享有共富市集摊位权,每年还能拿到20%的收益,可以说,“家门口”的美丽风景,俨然已成了村民们津津乐道的美丽经济。

未来,河山将继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以八泉村为样板,不断提振居民精气神,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乡村发展“硬环境”,助力美丽城镇建设。


通讯员:姚莉 乐惠仙

    关键词:

Copyright 2009-2012 cztv.com 浙ICP备0505214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0571-810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