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南线精细化改造提升擦亮象山交通大动脉

2024-01-08 22:20:00

原创

来源:

点击量:1175

象山沿海南线北起滨海大道,南至石浦大金山隧道,外接象山港大桥,内连象山县城,全长10公里,是象山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二环四纵四横”主骨架路网中的重要“一纵”,是象山县对外道路的门户区域,为迎接亚运盛会,广纳宾客,2023年沿海南线进一步整修,通过公路拓宽、路况改造、设施提升以及公路绿化、美化、洁化“三改三化”工作,全面提升路况水平,添加亚运景观元素,优化行道绿植花卉,沿海南线展现更加蓬勃生机和魅力。

微信图片_20240105163845.jpg

沿海南线东陈段

一是路面改造工程全面提升路况水平。道路修建工程以提高路况水平、提高安全水平、提高出行服务水平、提高路域环境综合水平等4个项目为重点,主要对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病害及沿线环境和设施进行修复提升,经过整修后的路面更加整洁、行车更加舒适、设施更加光亮、视野更加开阔。

 微信图片_20240105163807.jpg

智慧公路大屏

以“建设人民满意公路”为目标,组织开展道路“三化一平”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提升该路段路况水平,改善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在保障路面平整度方面,应用科技科学施工提升路况水平,全市率先应用3D 精铣刨技术将平整度合格率上升至70% ,对重载交通、平面交叉口等特殊路段实施“ 一点一策” 专项设计,大力推广微裂均质化、易密实沥青混凝土等10 余项“ 四新” 技术,带动道路沿线立面、绿化、街景、排水设施等整体提升。

以破难题、保质量、展新颜为导向,对重点区块开展督查督办,累计整改自查问题点位1137 个,修复路面病害7.8 万平方米、灌缝19.3 万公里、更换钢板护栏、护栏栅等5884 块(根),清理桥下空间27 座,拆除违章建筑7323 平方米。组织落实“ 三化” 工作提质增效,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精细化保洁水平。范处治坑洞、裂缝和车辙等路面病害,全面提升路况水平。

二是周边隐患清排全面优化道路视野。以迎亚运路域环境全面提升方案为契机,组织相关镇乡、街道以及道路主管部门,开展道路周边违建全面排查清理,优化标识标牌设置,实现排查整治全线覆盖。

 微信图片_20240105163837.jpg

违建整治拆除

在违建整治方面全面排查摸,做到“区域清、职责清、底数清”,在此基础上确立“分类治理、先易后难、能快则快、集中攻坚”的思路,以垃圾堆放、无序广告等问题为整治突破口,以矿山复绿、畜禽养殖、乱搭乱建、黑烟囱等为攻坚要点,聚焦重点问题,逐个突破难点问题,全面实现路域环境提升。整治过程以实际出发,发挥“三改一拆”办统筹协调职能,针对沿线海水养殖等农业用房违规搭建问题,积极组织属地政府、农业农村局、海洋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以核准一批、整治一批、拆除一批、重建一批为主要工作思路,符合要求的走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合法化、外墙脏乱的重新粉刷涂装、利用率低荒废的组织拆除、确有需求的找好点位统一建设,整治之后矛盾得到化解,农用小屋布局更加合理、色彩更加和谐、使用更加便利,两侧田园风景为道路增添一抹亮色。

沿途矿山复绿和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组织专业人员对治理点进行现场踏勘,实行“一点位一方案”,根据每个点的实际情况反复推敲,采用影响最小、成本可控、因地制宜、能易则易的治理方案,以最少的资金达到最优的效果。护坡固土,根据坡面结构稳定程度和视觉范围,采用挂网、回填等多种方式减少削坡量,优化设计,分级治理。畅通问题反馈渠道,设立咨询电话,及时解答来访人员使将群众来电来访作为督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梳理来访问题,分组深入调查,妥善解决问题。

三是景观绿植打造全面美化路侧环境。沿海南线公路绿化带以“上乔中灌下花草”的设计思路,通过富有层次的彩色苗木创造赏心悦目的公路景观空间,形成绿树掩映,花草宜人,“景观绿化与生态林带交相辉映,乔灌花草错落有致,色彩和形态融合贯通”的秀美景观,成为展示靓丽象山的形象之路。

 微信图片_20240105163832.jpg

绿植养护作业

精细化管理成就美丽路线。公路沿线设置了50亩大型苗圃培育基地,采集路上各类苗木种子和母枝在苗圃培育,为周边公路输送养护绿植,“以路养路”路子,既美化路域环境,又保障损耗苗木能够及时补种,同时解决绿化养护经费不足问题。对道路绿植进行精细化养护,按照不同植株的特点量身定制修剪时间和频次:隔离带上的绿篱每年三月份开始修剪,全年修剪5次,生长快的品种,如火棘球全年修剪6次,为适应草坪生长周期,草坪修剪每年3次,始终保持绿化造型美观。做好抗台抗旱保绿,台风高发季节加强人员巡查,做好开沟排水、固苗木,台风后扶正受损树木;在夏季干旱期间,调集各养护车辆及段部机驾人员支援等措施进行抗旱浇水,维持绿植生机。

养护技术优化提升管理成效。紧抓“勤、精、巧、细、宜”五字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邀请省市县园林专家实地指导,选派养护人员参加省园林绿化培训,结合象山公路绿化特点编写了一本颇具操作性的《公路绿化养护手册》,将苗木品种特性、生长特点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涵盖其中,为绿化养护工作提供指导。积极引进新技术,大胆探索新方式,有计划的开展苗木“大手术”,植株根部重新萌芽有效解决灌木“老龄化”问题,同时缩短生长周期,节约重新种植的费用。

四是以点带面提升城市品质。以“两路两侧”治理为契机,以打造省级精品示范道路创建工程为目标,以提高周边居民生活质量为主题,结合城乡品质提升行动,擦亮门户形象,发展沿路经济,打造城市品牌。

 微信图片_20240105163821.jpg

沿线绿地公园

将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茅洋高速出口打造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减少土地征用面积、节约投资成本的要求下,全面抓好出入口节点景观提升工程,做到与地方文化、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塑造象山地域特色,展示象山窗口形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投入,以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道路硬化工程,提升硬件设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依托高速互通、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发“民宿、民食、民游”乡村旅游项目,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茅洋乡白岩下村等大力兴办民宿(农家客栈)110家,精品民宿13家,拥有床位达1387张,建成海景玻璃栈道、滩涂赶海乐园、乡村欢乐世界三大核心景点,被评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成功创建省乡村旅游聚集区,宁波市唯一省AAAA级景区乡镇。

成立由“三改一拆”领导小组牵头协调,各部门统筹协商,属地政府网格推进落实的“精品化、标准化、网格化”道路长效管理模式,实现问题高效处理,确保工作有力推进。对沿线区域建筑规划、景观设计、工程建设、物品堆放、矿山开采、墓地设置、广告管理、养护保洁等内容进行严格奖惩,明确整治责任。落实“路长制”管理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的组织架构,确保整治任务“分片包干、到岗到人”,定期开展抽查检查,及时通报整改,确保机制运行常态化。

 通过象山公路人的辛勤劳动,沿海南线实现“碧水蓝天”与“美丽公路”有机融合,为出行者提供“车在路上走,人在景中游”的良好行车体验,树立公路行业的美好形象,为象山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滨海休闲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通讯员:象山县“三改一拆”办 孙晴霞

    关键词:

Copyright 2009-2012 cztv.com 浙ICP备0505214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0571-810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