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龙南乡:找准路线谋山村蝶变

2019-12-24 13:10:30

原创

来源:

点击量:4666

龙南乡位于龙泉市东南部,地处龙、庆、景三县(市)交界处,境西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泉山,浙江十条最美自驾公路之一安豫线穿乡而过。根据地域特色、产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龙南乡找准路线,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完成山村美丽蝶变。

农耕小镇 古朴龙南

龙南乡传统古建筑众多,原始风貌保存完好,乡内有菇民传统建筑群、蛟龙廊桥等省文保单位,其中蛟垟、下田、底村等10个村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此外,众多石碑古迹、古道古木点缀,使龙南旅游资源独具风貌,是日常休闲旅游度假的绝佳选择。因此在项目设计上,龙南乡以农耕和香菇文化为整治定位基线,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贯穿整治全过程。例如在背街小巷整治中,修旧如旧保留原貌;将蛟龙廊桥公园建在集镇的中心地段,凸显蛟垟古廊桥;在外立面改造上主打黄泥土色,并在墙绘上凸显农耕文化、香菇文化,做好细节展示。

图片 3.png

群众所思 群众所盼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和需要。在项目规划中,龙南乡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龙南乡的奋斗目标”,以“尊重历史、顺势而为、留住乡愁、传承保护”为原则制定规划文本,并以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为前提,共新建养生公园2个,停车场1个,临时停车坪、停车点6处;取缔露天市场2个,新增临时疏导点2处;改造提升公厕2所,新建公共厕所6处,协助农户新修、整改卫生厕所100余户,极大地提升了人居环境,方便了日常生活,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 6.png

花好小钱 办实大事

龙南乡常驻人口较少,为发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的最大效益,龙南乡一方面全面落实“一加强三整治”要求,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挖掘、产业发展等4个维度,谋划18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着力将蛟垟、义和两大区块打造成集体验农耕文化、香菇文化、传统村落、休闲养生于一体的高山避暑胜地。另一方面,龙南乡充分运用本地材料,注重变废为宝。破寮拆除后的瓦片、长期乱堆放的旧砖头,龙南乡把它打造成一个个小景点;村里盛产的毛竹、木头也大量运用,成了龙南乡的篱笆墙;小花坛种上萝卜籽;夯土墙承载着乡村的记忆,龙南乡把它当成小景观进行设计和保护,尽量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砖一瓦也用心。

拆破拆旧 全域整治

龙南乡在整治过程中,从小处着手,全域推进,以“不留死角盲区”为基本要求,切实做好基础工作。从细节出发,从基础工作入手,“空中、水上、地面、地下”全方位发力、立体式推进。“空中”:开展线乱拉整治,完成管线下地,解决了空中视觉污染问题。其中,乡镇规划范围内道路总长为960米,通过管线地埋形式上改下710米。共计治理入户线126户,入户线整治总长约为14.55公里。规划范围内杆路整治0.92公里,拆除杆路0.72公里。“水上”:龙南乡累计组织乡村干部1000余人次,清理河道沟渠5公里,完成小微水体整治任务。“地面”:共拆除违章建筑、破旧灰寮、露天厕所等800余处,面积20000余平方米;改造老式卷帘门19户,店面招牌12个;清理占道经营43次,清理流动摊点15次。清除乱张贴、乱堆放1300余处.“地下”:铺设了2000米污水管网,完成蛟垟、下田、底村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

挖掘乡愁 传承文化

龙南乡特别注重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复兴,将传统文化、香菇文化、农耕文化有机融入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蛟垟、下田、底村均为中国传统村落,古民居较多,三个村内几个较大的古宅因空置多年无人打理,又加之风吹雨打,白蚁侵蚀,部分木结构已严重损坏、摇摇欲坠,龙南乡结合传统村落建设项目,在不改变古建筑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对损坏的瓦片、横梁等进行更换,做好古建筑保护,让其恢复原有风貌,并对部分古道进行修复,留住浓浓乡愁。截至目前,共完成传统古村落宅地民居改造10户,累计面积20000多平方米,完成古建筑民居坛庙祠堂修复四处。2017年和2018年第九届、第十届在下田、底村举办的龙庆景毗邻乡村香菇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台湾及福建、江西等地菇民参加。同时,整治过程中挖掘建设的下田菇乡戏苑、香菇文化广场、香菇文化陈列室让具有280多年的龙南香菇文化历史保护性传承下去

龙南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不求高大上,但求洁富美;不建形象工程,但追求节点细节;不搞大拆大建,但保持古朴风貌,以“随风潜入夜”的方式,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改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将是龙南美丽乡村发展新起点!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

Copyright 2009-2012 cztv.com 浙ICP备0505214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0571-810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