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齐上阵 共筑干群情——宁波市住建局抗击疫情一线工作纪实
2020-02-12 13:27:00
原创来源:
点击量:3661
当一场无法预料的疫情席卷全国,波及每个人的正常生活,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宁波市住建局一线“抗疫”工作人员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战疫情、保稳定,他们默默守护、甘愿奉献,他们用点滴行动携手社区居民共同铸就了“抗疫”安全屏障。
“接市直机关工委通知要求,因当前防疫工作需要,征召市住建系统一批党员干部,作为后备人员参加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当手机里出现这条信息的时候,组织人事处钟普兴忍不住向领导请缨,要求将自己派到防疫工作第一线去。有父必有子,钟普兴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也主动向领导表明了自己的志愿。上阵父子兵,他们树信心鼓勇气,并肩战斗在抗疫第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成为了抗击疫情的风景线。
从2月6日起,钟普兴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开始洗漱,张罗早饭,短暂的早餐过后,他开车朝着自己工作所在地——百丈街道演武社区防疫设卡点赶去。
他所在的志愿组是局抗疫志愿服务第五组,主要负责演武社区的防控工作,演武社区附近有一个人流量大、人员复杂、进出频繁的华严菜市场,为了出色完成防疫工作,担任第五工作组组长的钟普兴将小组分成3个防疫点,对演武社区内的人员进行全覆盖防控,并且建立起了围挡来限制人流进出。
然而有些居民却并不买账,他们为了省力就从封堵的围挡中翻墙而过,有些甚至砸坏围挡溜进了菜市场。面对这些情况,第五组工作人员在他的带领下,勇挑重担,在第一时间上前制止,向他们解释围挡封堵的目的意义,宣传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一整天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为小区居民把好人员进出关、体温测量、访客劝返等,钟普兴毫无怨言,以身作则,带头为居民测量体温,进出登记,为社区部分高龄老人提供了特殊照顾。在这个异常紧张的时刻,第五组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钟普兴的儿子同样是每天早上七点开始防疫工作,他是局抗疫志愿服务第三组的一员,虽然与父亲不是同一个组,但是他也在用行动诠释着当代年轻人的风采。第一天志愿服务的早上,天空不作美,阴沉沉的天空时而飘落几滴雨点,后来发展成为淅淅沥沥的小雨。
他和小组成员一起,从巡街开始,认真查看每一条街区,每一条小巷,记录开店的名称及地址,并对店主进行劝导,劝诫未戴口罩的店主戴上口罩。正是他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华严社区金鹰片区125家商铺都能严格落实防疫工作“八项规定”。在巡街的同时,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测体温,每天早上7点到10点这段时间,是居民出门买菜、上班的高峰期,7点刚过,他手持体温计,对进出小区居民逐一测量,做到不漏一人。对来访人员审核出入证、询问去向、逐项登记相关信息,对特殊情况的居民发扬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热心帮助,他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建立了抗疫志愿者与居民的信赖关系。
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春节,来自一个小家的父子俩,用实际行动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才使这个春节格外温暖,也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希望。
城建发展中心的陈能辉是一名预备党员,他的父亲是一位老住建人也是一名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父亲便时刻关注着来自“抗疫”战场上的最新消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我也是一名战士;是党员,就要站在第一线。”
当看到宜家社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信息时,他父亲便第一时间便报了名。恰逢市住建局也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助力基层开展联防联控,陈能辉也毫不犹豫地地向单位提出申请加入一线防疫工作,他同父亲一起翻出党徽,笑着说:“我这名预备党员也有用武之地喽。”
在演武社区一线防疫的日日夜夜里,社区里的一位老大爷给陈能辉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陈能辉正执勤晚班,老大爷从社区骑着自行车出来,到卡点时主动停下并拿出一张证明。
陈能辉奇怪地发现这张证明不同于工作证明和社区通行证,当时他心里嘀咕着:这张证明不会是老大爷“自创”的吧。详细询问,才知道原来老大爷的女儿和女婿都是医务工作者,从疫情发生后一直在医院加班加点,实在无暇顾及年幼的外孙和外孙女,老大爷自然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在经社区核实后由社区盖章确认办理了这张特殊“通行证”。
严令之外自有温情在!在寒冷的冬日夜晚,陈能辉心中无比温暖,耳旁似乎又响起了老大爷临走前的一句话“我的爱人和女儿在医院加班,你们在社区24小时防疫执勤,一个是抗疫,一个是防疫,共同努力,疫情肯定会被很快打败的”。
为响应市住建局疫情防控一线的号召,周佳怡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她说:“面对疫情,每个人都会存在畏惧心理,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只有守住每个出入口,才能守住我们的家园。”
周佳怡每天细心地做好社区人员出入、体温测控、访客劝返、出入证发放等工作。对于出入规定,有些业主表示不理解,觉得这个规定限制了他的自由。“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换位思考。”这是周佳怡在面对不被理解感到委屈时,不停给自己加油打气的话。
所以,在面对社区的叔伯阿姨们时,她温柔得像个邻家“小姑娘”,总是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一次,一位大爷因为前一天出去买菜时忘记配药,当天非要急着出去。由于规定限制,志愿者们不让他出去,他感到又气愤又心急,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噶我不吃药,要死了你负责啊?!”周佳怡的泪水滚在眼眶上,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她还是细声细气地劝导着:“阿伯,您的难处我们很理解,但是为了防护大家的安全,我们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要不你先坐下来,列好需要的药品,我帮您去药店买,行吗?”
为了不让大伯着急,周佳怡跑着来回帮大伯买到了需要药。当她气喘吁吁地把药交给大伯时,大伯不好意思地拍了拍周佳怡的脑袋,亲切地用宁波话夸奖道:“贼噶有爱心的小姑娘拉!做阿拉新妇就好嘞!”其他过往的业主听到也是交口称赞并嘱托志愿者们在保护他人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