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建委牵头协调复工材料供应难,保供企业名单确定!
2020-02-14 16:56:27
原创来源:
点击量:3966
随着我省1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率先复工,2月底前将有更多的重点民生项目陆续开复工。杭州市建委建筑工地复工服务组在走访对接过程中,收集到企业呼声最强烈的问题是施工主材供应、采购、运输难。如何协调重点民生工程配套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成为眼下杭州市建委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2月13日,杭州市建管中心党总支部书记、主任严岗带领第七服务组赴杭州市第二水源输水通道工程江南线平原段开展复工指导服务,现场踏看防疫措施落实情况,抽查出入口管控和测温登记,食堂、民工宿舍、隔离区消毒以及防疫物资准备情况,对复工计划提出专业建议。
2月12日,杭州市建委会同市规资局、市交警局、市地铁集团等6个部门(单位),召集8家混凝土生产企业面对面对接,帮助解决复工企业提出的原材料供应、物料运输、员工返岗等方面问题,确定混凝土企业复工、矿山复工、原材料厂家复工、交通运输保障、渣土码头复工等具体时间表。
2月13日,杭州市“企业严格防控有序复工”专班发布《关于做好重点民生工程涉及配套企业复工相关工作的通知》(杭复工〔2020〕22号),明确加快完成轨道交通、机场扩建等重点民生工程(第一批)涉及混凝土、沥青等配套企业复工审批,全市域范围确定36家轨道交通、机场扩建等重点民生工程(第一批)涉及的混凝土、沥青及配套企业清单和6家地铁盾构管片生产企业清单,为企业复工提供了有效保障。
2月10日以来,杭州市建委建设工地疫情防控有序复工指挥部设立的混凝土砂浆协调组和沥青协调组积极行动,先后上门走访保供配套企业,现场了解复工复核存在问题,帮助企业科学制定复工防疫计划,提前安排生产计划和原料、工人组织。
沥青协调组对全市9家沥青拌和企业复工情况进行摸排,与杭州市沥青拌和有限公司对接复工计划,综合分析全市沥青基本需求和沥青企业复工存在问题,提出“分重点、分阶段”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在多方协调下,杭州市沥青拌和有限公司率先完成复工申报,并于今天上午进行现场复工复核,将成为全市首个复工的沥青拌和生产企业。接下来,随着更多沥青企业陆续复工,道路施工、养护的沥青供应将得到有效保障。
混凝土砂浆组密切关注企业复工最新动向,跟进对接全市124家商品混凝土及预拌砂浆企业,深入了解意向复工的18家混凝土企业和17家砂浆企业复工计划、生产能力、原材料采购、人员返岗、防疫措施、存在困难等情况。全面分析全市砂浆、混凝土等产能供给和实际需求趋势,重点协调推进8家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及上游原材料企业复工复产,为地铁第一批复工项目提供保障。
接下来,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市交通局、属地政府将分工做好复工企业道路运输保障。在协调会上,交通、交警部门对复工企业材料运输问题进行了答疑,将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在水路、道路运输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从2月13日起杭州推出“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货车专用通行证”,经批准复工的企业可自行在线申报,通过审核后,将产生电子通行证。持有疫情防控和有序复工货车专用电子通行证的货车,在杭州市域范围内实行高速公路出口单向查验,在车上人员测温或验证杭州健康码后快速放行。
值得注意的是,2月12日晚,滨江区住建局发出首张属地建设工程项目同意复工通知,整个过程不到24小时。
北塘河码头建设项目是滨江区地铁6号线及江南大道建设的渣土外运码头,属于重点民生工程及其混凝土、渣土外运等必要配套的第一批复工项目,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区首个申请复工的建设项目。
为了保障疫情期间重点民生工程能够尽快投入建设,滨江区住建局加班加点,全力做好复工评估,做到了三个坚持:
坚持靠前指导,主动对接
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对接相关单位,连夜准备材料,指导码头经营单位,明确复工申请线上办理申报审核的“三步走”流程,及时提出申请,并联系街道、经信部门进行审批。码头经营单位连夜整理补充开复工材料。
坚持严管厚爱,精准管控
第二天,联合城管局、农业农村局、交警等职能部门到码头建设现场评估,按照建筑工地复工导则,对防控措施落实、安全工作确认、项目正常运行保障“三到位”情况进行现场核实。
经核实,申请复工的是2个船运泊位中的其中1个。首批复工人员均来自杭州本地,船舶运输企业已取得复工批文;防疫物资齐全、防疫措施完备;生产设施设备由安全员落实到位。
坚持快速高效,加快评估
复工评估完成后的当天晚上,企业负责人就领到了同意复工通知。
在杭州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杭州市建委的牵头协调下,多个部门、属地政府和区、县(市)住建部门密切沟通、全力配合,建筑工地有序复工复产建材保供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