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环卫“硬核”式助力复工复产
2020-02-17 23:45:00
原创来源:
点击量:5519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切实保障好群众们在公共区域的安全,三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预案,积极作为,主动服务,筑牢复工复产的安全屏障。
三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成立的3人消杀队,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每天工作职责是对城区内各种环卫设施进行2次全面消毒,尤其是垃圾桶(2000个)、果壳箱(820只)、中转站、作业车辆、公共厕所等的消毒。
没有交通工具,他们每天背着重约20斤的消杀药水桶徒步在街区消毒,袜子磨破了好几双,脚底也起了泡,肩膀衣服也都被背带磨褪色了,但是他们依旧每天坚持。
当问及每天进行这样高强度工作,身体是否吃得消时,54岁的章思好笑着说:“看着这些公共区域因为我们变得健康,我们就一点也不累。而且,每天这样走走,还能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让我们在这个岗位多干些年头。”
环卫工人们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冲洗,去除顽固污渍,让城市以美丽的姿态迎接复工人员们开工。
天微亮,街道上人车稀少。但在三门县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身穿橙色工作服,戴着口罩、手套,手里拿着扫把、畚斗,正在“地毯式”清理大街小巷的垃圾。
蔡贤顶是贵州人,来到三门工作将近7年,是“新”三门人。疫情爆发,他退了回家的车票,留守三门。此次疫情导致他所在的村封村,他为了不影响每天的工作,就抱着家里的被子一个人住在外面。他说:“三门是我第二个家,我能做的不多,就想每天把自己负责的区块扫干净,尽可能切断病毒传染的可能。”
有人把环卫工人们称作“城市美容师”,但他们可不是只会“美容”。现在,他们变身为守护城市健康的“卫士”,让手里的笤帚、簸箕成为阻击疫情的矛和盾。
为全力做好生活垃圾清运工作,防止二次污染,垃圾清运员每天加班加点,确保日产日清;针对街面垃圾桶易清理、部分开放式小区内垃圾桶难清理的情况,合理调整清运路线,提升清运效率。据统计,全县平均每天清运300吨垃圾。
三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李小华放弃春节假期,直至今天依然坚持每天工作,奔波在全县7个疫情区,带头搬运医疗物资,做好现场指挥调度。
三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俞海波为保障环卫作业的有序运作,临时抽调修理人员成立抢修小组,在县城汽配店紧急采购配件,保障车辆、设备正常运行。
三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包宇超为保障环卫工人们正常上班,连夜到乡镇协助环卫工人办理临时通行证,并将临时通行证送到环卫工人手中。
三门县环境卫生管理处蒋玉宇管理着庞大的保洁队伍,为保障环卫工人们的安全,他联系相关单位筹措防护装备,并每天在前线和他们一同作战,贴心的提醒大家做好防护。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