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龙湾综合行政执法局抗“疫”故事:与爱的人 共守爱的城

2020-02-20 18:45:06

原创

来源:

点击量:34592

即使疫情凶险,他们依旧披上战衣,联手冲锋在战“疫”一线,他们有夫妻、有兄弟、有母女,他们与爱的人共守爱的城。

警队蓝+执法蓝的战“疫”家庭

汤裕文是温州市龙湾区公安局的一名警员,在疫情期间被抽调到温州东高速出口应急团,负责温高速车辆进出审核、车上人员身份审查、体温检测和涉疫人员移交工作。他的妻子陈小雁是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一名信息员,被安排到“双组双促”对应点蒲州街道汤家桥村开展驻村工作,负责疫情宣传、卡点驻守和转移疑似病例工作。

早在大年初三,他们就取消假期。汤裕文说:“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去!”妻子赞同地说:“那我们就是战友!”这简单言语宣告警队蓝和执法蓝战“疫”家庭临时同盟成立,履行共同进退的誓言。

正月持续阴雨绵绵,十分湿冷,高速口就在风口,即使多备的衣服,在凌晨也很冷很冷。幸好汤裕文的口袋里藏着妻子放的热水袋,他手伸进去捂捂,心里就暖暖的。他相信当我们感觉疲惫的时候,那就是战斗最关键的时刻,黎明之光即将来临,我们要做的就是再坚持一会儿。

而此时的妻子陈小雁正驻扎在汤家桥村老人公寓门口,检测体温,劝导群众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在卡点驻守期间,她根植群众,采集一线动态,有空就拿个纸笔或者手机写。这样的条件下,她完成了《驻村一线防控》、《巾帼一样有力量》、《党员,在战“疫”一线》等信息文的创作。

这是温州战疫家庭的一个缩影,无数人和家庭为之奋战,从不退缩,共鸣共振,众志成城!

兄弟二人携手共同战“疫”

姜锋和姜锋浩是堂兄弟,也是这次疫情阻击战的亲密战友。姜锋是哥哥,在龙湾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从关心环卫工人发放防护物资,到组织消杀环卫基础设施,监管环卫企业落实“三返”工作,从不放过疫情防控的风险点。姜锋浩是弟弟,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永中中队的工作人员,白天在龙水片区执法管理,晚上定点奥玛尔超市进行夜间管理,从不放过疫情防控的细节问题。

为了疫情防控,姜锋浩加倍巡查,房前屋后、背街小巷都不放过。一些村存在村民饲养家禽的情况,日常管理难度大,存在一定隐患,依法处理后还需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和消毒。他想到了环卫处的哥哥姜锋:“哥,这件事需要你们帮忙。”姜锋简单了解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就开始组织消杀工作,及时消除可能潜在的隐患。工作过程匆忙有序,针对个别居民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兄弟联手,坚持以柔性劝导为主,最终做通了群众思想工作。兄弟两人还未叙旧,却因为前线疫情联防联控需要而匆匆告别。

疫情当前,哥哥负责全区环卫战线防控工作,各地奔走,工作忙是常态,弟弟执法管控在一线,巡查驻守两手抓,工作常常白加黑。兄弟二人为防疫工作成为战疫好拍档,彼此相互鼓励,相互关爱,处处彰显最美“逆行者”的本色。

“谢谢你守住妈妈的大后方”

“妈妈,你晚上什么时候回来呀,弟弟一直哭,不知道怎么了?”

“宝贝,你给弟弟泡杯奶粉,然后像妈妈平时哄睡一样,给唱唱歌。”

“妈妈,炒饭怎么做啊?我和弟弟肚子饿了。”

“你先把鸡蛋打散,锅里放油烧热,煎下鸡蛋……”

这是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海滨中队的工作人员林跃和女儿的一段电话通话。因为工作关系,林跃无暇照顾12岁的女儿和5岁的儿子,而她的丈夫也在战“疫”一线,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于是她只能把儿子交代给女儿单独在家照顾。

林跃挂下与女儿电话,又出现在海滨辖区的商业街上。她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但是最让我欣慰的也是女儿的懂事。我也有责任给孩子做好榜样。”

晚上回到家,眼前的一幕,林跃终究是忍不住流下眼泪,瘦瘦的女儿抱着弟弟,都睡着了。客厅里的玩具还散落一地,见证着儿女们的一天,还有小书桌上静静躺着一张纸:亲爱的爸爸妈妈是防疫帅哥美女组合!不用担心我们,早点战胜病毒回家!我们爱爸爸妈妈!

记者 朱郁星 通讯员 潘沿臣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

Copyright 2009-2012 cztv.com 浙ICP备0505214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0571-8108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