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醇厚里湾区新泗门——泗门镇着力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2020-08-26 17:07:32
原创来源:
点击量:4073
泗门作为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和首批宁波卫星城市,坚持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基础上,对标先进、自我加压,以更高品质要求推动美丽城镇优化升级,积极创建县域副中心型美丽城镇省级样板。
这是一座实力之城
201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260元。我们坚持以产兴镇、以镇促产、产镇互动的城镇经济发展思路。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发挥农合联作用,加快水果采摘、乡村旅游等“农业+”融合产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积极参与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余姚“35”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融入前湾新区产业规划。依托机器换人、腾笼换鸟和招商引资,改造提升电源线、小家电、机械五金、食品加工为主的四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新材料、新光源、电子信息、新装备为主导的四大新兴产业,“泗门制造”迈向“泗门智造”。相继引进易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丰轩仓储物流、远洋物流等产业带动强、就业效果明显的重点项目,加快中新集团产业园、上海汽车产业园等招商项目落地签约。
这是一座活力之城
泗门以高起点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功能,路网结构完善,“七横四纵”的对外公路网络基本建成。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建设工程正式开通,从余姚开往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其北岸城市,将缩短半小时车程,将跨海大桥与杭甬高速两条大动脉有效连通,构筑了上海、嘉兴等地与余姚、宁波及温州等地间的又一条高速公路通道。另一条大动脉横穿我镇的杭甬高速公路复线预计2022年全线开通,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长三角南翼与上海、苏州等省市之间的时空距离,还将极大方便杭州湾沿线余姚西部的居民高速出行。
这是一座宜居之城。近年来,泗门围绕优化城市功能,构建起“五纵十横”城乡道路网络,在全省率先运营镇级公交公司和出租车公司,辐射、联通周边乡镇和中意生态园,建成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公园等一批公用设施,完成了汝湖路、滨江公园等绿化景观工程、日供水8万吨级的自来水厂扩建工程、天然气入户建设,健全完善商场、宾馆、银行、酒店等设施。商贸新城作为泗门新城建设的核心区块,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商会大厦、人才公寓、镇中心幼儿园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8亿元、占地总面积178亩全民健身中心节假日高峰人流量超2万人次,实现了服务泗门和辐射周边乡镇老百姓的建设初衷。陶家路江三期整治工程已全面启动,总长约5.1公里,在穿镇段河道面宽从现在30米单边向东拓宽至63~74.5米,预计于2年内完工。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建设陶家路江两岸公共空间景观,突出休闲游览功能,打造更具人文性、生态性的滨江区域与亲水平台,成为市民和游客体验生态特色、品味历史文化、欣赏风貌景观、感受城市气息的标志性空间场所。
这是一座幸福之城
泗门投入2亿多元新建、扩建镇中、镇二小、镇中心幼儿园等教育设施,相继引进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地合作项目、浙师大附属泗门实验中学和优质民办幼儿园,重点中学录用率居全市乡镇首位。市四院深化名院合作,提高医共体服务能力,村、社区卫生室全部达到宁波乙级以上标准,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同时,谢氏宗祠、状元楼、成之庄等文化古迹得到进一步保护修缮,我们还连续14年举办了“汝湖春晓”元宵灯会和“汝湖金秋”文化艺术节两大群众文体活动,每年吸引市内外群众二十余万人次,成为余姚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名片。“数字市政”“互联网+医疗护理”等5G智慧城市应用率先启用。全省首个乡镇公交、出租车连通周边乡镇及中意生态园,基本形成5分钟社区生活圈、15分钟建成区生活圈、30分钟辖区生活圈。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