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美丽城镇印象之天台石梁
2020-09-07 14:40:20
原创来源:
点击量:1956
天台石梁,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丰于一身。
随便点出几个名字(名称),会让你顶礼膜拜或叹为观止:国清寺、智者大师、寒山子、李白、杜甫、徐霞客、石梁飞瀑、华顶森林、云锦杜鹃……
国清寺,隋代高僧智顗所建。智顗,即智者大师,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影响远及国内外,日本天台宗尊国清寺为祖庭。该寺曾驻锡一行法师、寒山、拾得、济公、日本东密开宗祖师空海大师、日本台密开宗祖师最澄大师等。
大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夏,李白前去拜访隐居天台山的司马承祯,“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到石梁,观飞瀑,登华顶,诣国清。此后,又两度登临天台山,二次出发前写下了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堪称“浙东唐诗之路”上的精华地。据不完全统计,有312位唐朝诗人游历天台山,留下了1362首壮丽的诗篇。
伟大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以毕生精力考察了大半个中国的地理山水。最为细致考察评述的神州山水就是天台山和始丰溪,置于徐霞客游记首篇的也是《游天台山日记》。
自天台县城启程往北,沿着天北公路蜿蜒而上,石梁镇就坐落于天台山之巅。镇区海拔750米,是浙江海拔最高的建制镇之一,终年藏于云雾之中或驾于云端之上,常年气温比山下低5-7度;全镇森林面积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综合水质保持I类,是赭溪、白溪、曹娥江水系和天台城区“大水缸”——黄龙水库的源头。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囊括了石梁飞瀑、华顶归云、铜壶滴漏等自然景观精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满眼奇峰、翠竹、怪石,盈耳松涛、飞瀑、鸟鸣。
如此丰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给石梁镇带来巨大的声望与财富,也给石梁人出了难题:石梁还能有怎样的发展?
石梁镇决定:边整治,边建设;实行高标准规划、项目化推进、全方位发动;突出村景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
整治:清除“脏乱差”,清理“蜘蛛网”,规整“外立面”,剿灭“劣V类”,严管“十字街”。建设:美颜值,打造入镇口地标;特气质,筹建乡愁拾遗馆;强功能,布局配套设施;活业态,启动全球招商。于是,石梁更洁美了、便捷了、丰富了、诱人了。
今年以来,石梁镇围绕“打造独具唐诗风韵的世界级高山文旅度假小镇”的总目标,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美丽城镇发展新路径,立足五美建设,厚植唐诗文化。目前,石梁镇正积极申报省5A级景区镇,已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二批旅游风情小镇、浙江省诗词之乡,入选美丽浙江魅力示范点、省100个避暑气候胜地,获评省十佳网红避暑胜地。
除了打造“世界级高山度假小镇——云端小镇”,大力打造唐诗风情街区,举全民之力创建美丽庭院,建成了“唐诗之路”浮雕、唐诗碑林、诗人雕塑等小品20余处,唐诗文化主题公园1个。投资8亿元的天台山四季冰雪乐园和5亿元的绿城星野酒店即将建成。游客服务中心、乡贤馆、太白酒楼、云雾茶非遗陈列馆已对外开放,唐诗拾遗馆、大隐•云•禅院、唐诗研学营地等紧张建设中。
以旅游集散中心的标准,加快文化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高规格建成首批旅游厕所和停车场。完成新老天北线通景公路景观化改造,建成北部旅游大环线,形成镇区到各大景区10分钟交通圈。以农旅服务中心为综合展示窗口和连接点,将云端•唐诗小镇十字街与绿城•莲花小镇商业街贯通,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购物、医养康养等为一体的高端商贸综合体。全域实施美丽公路工程,对沿线村标、公交站亭加入唐诗元素点缀,串点成线,打造“美丽诗路”。
光有硬件设施还不行,得注入文化灵魂。
一是开展唐诗“复兴运动”。目前,石梁文联、石桥诗社等3个本地文化团队已成立,成员达50余人;常态化开展唐诗研学创作,“浙东唐诗路”研学高峰论坛、“浙江青年诗人研修班”等活动顺利举办;深入挖掘唐诗文化,精心编排诗朗诵《云锦杜鹃歌》等本土节目,大力开展“诗词进机关”“诗词进村居”“诗词进学校”“诗词进和合书吧”“诗词进文化礼堂”等活动,让“诗词之乡”弥漫诗词之香。
二是实施产业赋能计划。大力扶持文宿产业发展,以浪水溪山居、遥见民宿等高端精品文宿为引领,带动集群化发展;探索形成“种植在农村,生产在基地,业态在镇区”的农业发展模式,将唐诗元素植入石梁本地农副产品中,按照“乡土原味+创意开发+文化植入+养生保健”的理念,推出如“千年盛柿”“双溪鳞甲”“养生九蒸干”“松花青麻糍”等极具石梁特色的农家伴手礼。通过提升产品包装、融入故事情怀等多种途径,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打响唐诗品牌,带动村民致富。
三是打造文化复合品牌。围绕唐诗主题,打造以“唐诗+避暑”“唐诗+研学”“唐诗+田园”“唐诗+非遗”等为主要内容的“跟着唐诗游石梁”系列文旅活动品牌,推介“唐诗溯源”“寻佛问道”“霞客寻踪”等多条精品旅游路线,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重游唐诗之路。截至2019年底,石梁镇共接待游客193万人次,同比增加18.2%,旅游总收入达3.2亿元,同比增加12.56%。
此外,全社会覆盖打造“家园小镇”,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台州市美丽城镇办供稿)
通讯员:王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