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华:以水果转型“点睛” 为美镇农业“添彩”

2022-06-08 14:45:00

原创

来源:

点击量:644

image.png

黝黑的皮肤,干练的身材,初见朱国华,低调和务实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高级农艺师,他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37年,以农业为任,和农民交友,数十年如一日,忙碌在田间地头,兢兢业业,得到了多方的肯定。曾获浙江省绿化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农村指导员等荣誉。

1983年,黄湾镇钱江村建立了村级橘树农场,急缺人手帮忙管理,高中毕业不久的朱国华就这么进了农场。他未曾想到,自己和农业的第一次接触,竟成了日后职业生涯的敲门砖。

接苗、修剪、施肥......橘树农场的工作并不轻松,但朱国华依旧每天勤恳工作,并从中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得益于他认真的态度和灵活的头脑,1984年,他被调至镇农科站成为了一名技术人员。下半年,海宁市选拔农技工作人员前往台州农校进行培训,有着农村工作经验的朱国华成功获选。“当时全市就选了四个人去,我就是其中之一。”朱国华自豪地说道。

image.png

两年的培训让他受益匪浅,从果树栽培到病虫害防治,“农业人”的标签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身上,做强家乡水果产业的愿望也在心间逐渐发芽。

1986年,回到黄湾的朱国华开始大展拳脚。每年的果树嫁接、病虫害防治、枝叶的修剪他都亲力亲为,帮助农户识别各种果树的疑难杂症,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用药,保障黄湾水果产量和效益。对于农户来说,他就是果树专家。

90年代,黄湾镇的水果产业逐渐兴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相比外面的水果,黄湾水果的品质始终略逊一筹。如何提升水果品质,打响黄湾水果的名气?朱国华有自己的办法。

过去,黄湾的水果以本地“土”品种为主。以橘子为例,黄湾农户普遍种的是晚熟橘,这类橘子皮厚,口感不佳,更致命的是成熟时间晚,通常在10月后成熟,而此时早已过了主流市场的橘子热销期,价格只能一低再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朱国华决定调整橘子品种结构,引进外来的优质品种。

image.png

引进新品种并非想象般简单,哪种新品种更受市场喜爱?引进后能否适应黄湾的水土环境?效益如何?这些都是朱国华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谨慎思考后,朱国华选择了特早熟柑橘,并采用自家先试种,然后再推广的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特早熟柑橘在黄湾顺利安家,并受农户们追捧。如今黄湾的橘子大多是这个品种。

特早熟柑橘引进只是朱国华农业生涯的一个缩影。从柑橘到杨梅,朱国华参与引进、改良的水果品种不下30种,帮助黄湾镇实现了由棉区到水果大镇的华丽转身。

2021年,朱国华退休后,在钱江村成立了名师工作室,继续发挥余热,开设技术种植培训班,为农户答疑解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黄湾人,为黄湾水果产业出力是我的职责,作为一名乡贤,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的愿望。”朱国华说。

传媒中心分中心

通讯员:高珊

    关键词:

Copyright 2009-2012 cztv.com 浙ICP备0505214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23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719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31201100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11号

邮政编码:310005客服电话(监督举报):0571-81089789